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6年第12卷第9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发芽糙米及其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
    孙玉侠
    2016, 12(9). DOI: 10.7633/j.issn.1003-6202.2016.09.001
    [摘要](1975) [HTML](0) [PDF 6.32 M](516)
    摘要:
    发芽糙米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全谷物食品,比糙米适口性好,比精米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介绍了近年来发芽糙米的加工工艺,如富集γ-氨基丁酸工艺、富集硒工艺及发芽糙米储藏期长短等对发芽糙米产品性能的影响,为发芽糙米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2  小麦粉的溶剂保持力与其蛋白质含量及面筋黏弹性的关系
    贾峰 柳甜甜 曹旭鹏 周晓配 王金水
    2016, 12(9). DOI: 10.7633/j.issn.1003-6202.2016.09.002
    [摘要](2208) [HTML](0) [PDF 2.76 M](110)
    摘要:
    利用市售高筋、中筋和低筋小麦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得混合粉,检测混合粉的蛋白质含量、微量水溶剂保持力和微量乳酸溶剂保持力,以及相应的面筋硬度、黏弹性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强筋和弱筋小麦粉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的混合粉,可以形成不同的蛋白质含量和不同筋力。微量乳酸SRC值与微量水SRC值和小麦粉蛋白质含量、面筋硬度及黏弹性均具有相关性,其中……
    3  有关小麦粉中破损淀粉值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刘丽 李秋枫 韩婵娟
    2016, 12(9). DOI: 10.7633/j.issn.1003-6202.2016.09.003
    [摘要](1396) [HTML](0) [PDF 3.22 M](102)
    摘要:
    采用SDmatic破损淀粉仪法和GB/T 9826—2008《粮油检验 小麦粉破损淀粉测定 α-淀粉酶法》对小麦粉中的破损淀粉值进行了测定,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SDmatic法测定破损淀粉数据可靠性高,R2为0.937,且具有耗时短、人为误差小、试剂消耗少等优点。分析了小麦粉加工过程中,破损淀粉的影响因素,其中小麦品种为主要影响因素,角质粒小麦破损淀粉值高,粉质粒小麦破损淀粉值低;同一原料研磨,研磨产生的颗粒越细,破损淀粉值越高;灰分较低的前路心粉比中路粉破损淀粉值高,但又比灰分高、麸星重的后路基粉低。
    4  冷激处理对甘薯冷害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林婕 王则金 林震山 练彬斌 萧国庆 祁营利
    2016, 12(9). DOI: 10.7633/j.issn.1003-6202.2016.09.004
    [摘要](1249) [HTML](0) [PDF 5.25 M](104)
    摘要:
    将甘薯置于0℃、5℃冷库中分别处理3、6、9、12 h,然后放入7℃、相对湿度为(85±5)%的冷库中贮藏,观察不同处理组甘薯的品质状况和冷害情况,在甘薯最适宜的冷激处理条件下进行生理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冷激处理在甘薯低温贮藏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抑制冷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游离脯氨酸含量,抑制甘薯细胞膜透性的增大;5℃冷激处理9 h的甘薯,贮藏期间有效抑制了O-2和H2O2含量的上升,提高了SOD、POD、APX的活性,延缓了CAT活力的下降,使组织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强,有效减轻了甘薯冷害的发生。
    5  高大平房仓储粮控温技术应用
    宋锋 王雅琳 莫魏林 刘立宏 袁平 吕军 李强才
    2016, 12(9). DOI: 10.7633/j.issn.1003-6202.2016.09.005
    [摘要](1130) [HTML](0) [PDF 4.55 M](109)
    摘要:
    针对荆门生态气候特点,结合通风降温、粮堆压盖密闭、屋面喷水控温、空调制冷控温、排风扇排热控温等措施,开展高大平房仓优质稻谷储藏控温技术的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加强粮食储藏期间的管理,综合运用控温储藏技术,可以实现优质稻谷在高大平房仓中安全储藏的目标,符合“安全、经济、有效”的储粮原则,达到了绿色环保储粮的要求,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种值得借鉴及推广的技术。
    6  酶法交联蜡质大米淀粉的制备及粉体性质的研究
    李赛 雷俊华 高群玉
    2016, 12(9). DOI: 10.7633/j.issn.1003-6202.2016.09.006
    [摘要](1097) [HTML](0) [PDF 4.01 M](94)
    摘要:
    采用β-淀粉酶对交联蜡质大米淀粉进行处理,并对所得样品的粉体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控制β-淀粉酶用量不变,改变酶处理时间,得到系列酶水解交联大米淀粉。综合考虑休止角、流速、松密度、轻敲密度和川北方程分析等因素,实验结果表明……
    7  FMEA在大豆浸出车间危险源辨识中的应用
    张学鹏 卞建忠 侯广友
    2016, 12(9). DOI: 10.7633/j.issn.1003-6202.2016.09.007
    [摘要](2029) [HTML](0) [PDF 3.07 M](123)
    摘要:
    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FMEA)主要是识别一些装置内单个系统或零部件可能引发的故障类型,对故障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价、分析,以便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消除这些风险或将这些风险减小到可接受的水平,实现事故的超前防控。对FMEA在大豆浸出车间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中的应用做了具体阐述,在安全管理模式上具有较好的创新和借鉴意义。
    8  美拉德反应改善苦荞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
    秦新光 张志强 袁旦 曾慧 刘刚
    2016, 12(9). DOI: 10.7633/j.issn.1003-6202.2016.09.008
    [摘要](1320) [HTML](0) [PDF 3.75 M](105)
    摘要:
    利用美拉德反应将从苦荞中提取的苦荞蛋白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功能特性。通过控制反应过程中各单因素(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苦荞蛋白质与乳糖的质量比等参数),蛋白质热稳定性、起泡性和乳化性等功能特性得到较大改善。研究结果表明:苦荞蛋白与乳糖之比1∶1,反应时间60 min时,改性蛋白质的热稳定性提高显著……
    9  海藻酸钙对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研究
    刘海燕 姜进举 张强 赵婷 代增英 刘然然 王晓梅
    2016, 12(9). DOI: 10.7633/j.issn.1003-6202.2016.09.009
    [摘要](1417) [HTML](0) [PDF 2.84 M](219)
    摘要:
    采用质构仪和水分活度仪等研究不同比例的海藻酸钙(0%、01%、03%、05%、07%和09%)对面包烘焙特性和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海藻酸钙能明显改善面包比容和感官评分,改善面包的质构参数。面包的硬度和咀嚼性以及面包心水分迁移速度在长期放置过程中显著降低,表明有很好的抗老化特性,能延长面包的货架期。总体来说,海藻酸钙添加量在0.3%时效果最好。
    10  大麦麦绿素韧性饼干的制备
    杜亚军 杨春
    2016, 12(9). DOI: 10.7633/j.issn.1003-6202.2016.09.010
    [摘要](1311) [HTML](0) [PDF 3.48 M](99)
    摘要:
    研究了大麦麦绿素韧性饼干的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麦绿素韧性饼干的最佳配方和焙烤条件。最佳配方为: 低筋小麦粉为基准量100 g(质量分数为100%),水30 ml(30%),麦绿素4 g(4%),色拉油20 g(20%),白砂糖20 g(20%),泡打粉1 g(1%),小苏打1 g(1%),鸡蛋4 g(4%),盐0.5 g(0.5%)。最佳焙烤条件为:面火240℃、底火220℃时,焙烤时间5 min。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饼干为草绿色,带有较浓的大麦麦香味,其口感酥松,品质优良。
    11  饲料厂冷却风机变频节能的可行性
    童建国 徐彬
    2016, 12(9). DOI: 10.7633/j.issn.1003-6202.2016.09.011
    [摘要](1662) [HTML](0) [PDF 1.49 M](132)
    摘要:
    近年来变频器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其具有了完美的调速性能和优异的节能效果,其应用已涉入工民用的各个方面。介绍了变频调速原理、变频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变频器在饲料厂冷却风机节能上的可行性。
    12  油脂后喷系统研究
    曾金山 余婧妮
    2016, 12(9). DOI: 10.7633/j.issn.1003-6202.2016.09.012
    [摘要](2591) [HTML](0) [PDF 3.10 M](128)
    摘要:
    油脂添加技术在饲料加工行业中普遍应用。将液体油脂均匀喷涂至成品颗粒饲料表面,能提高饲料能量水平,扩大加工原料的备选范围,改善饲料色泽和口感,促进畜禽业健康发展。从工程实践出发,着重论述了成品饲料的油脂后喷技术的原理和缺陷,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3  体外产气法评定4类南方经济作物叶片的饲料价值
    李文娟 王世琴 朱正廷 张乃锋 姜成钢 刁其玉
    2016, 12(9). DOI: 10.7633/j.issn.1003-6202.2016.09.013
    [摘要](1382) [HTML](0) [PDF 7.50 M](99)
    摘要:
    旨在研究南方经济作物副产物麻叶、桑叶、甘蔗叶和香蕉叶的饲料价值,为将这些经济作物副产物作为饲料资源用于养殖业提供依据。采用体外产气法对4类样品进行评定,包括测定0、2、4、6、8、10、12、16、20、24、30、36、42、48、60、72、84、96 h的产气量,24 h时发酵液的pH值、挥发性脂肪酸产量、氨态氮、微生物蛋白质量浓度以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结果表明……
    14  苦玄参提取物对广西麻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杨翠 廖玉英 韦风英 吴强 莫国东 吴亮 文信旺 万火福 邓继贤 黄丽 周俊华 黄英飞 黄宏业 胡庭俊 杨家晃
    2016, 12(9). DOI: 10.7633/j.issn.1003-6202.2016.09.014
    [摘要](1557) [HTML](0) [PDF 4.61 M](90)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常规日粮添加苦玄参提取物对广西麻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选用1日龄广西麻鸡500羽,随机分5组,A、B和C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70%、035%和0175%的苦玄参提取物;D组为阳性药物对照组,添加001%硫酸粘菌素预混料;E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期105 d,期间于第21、35和49日龄时分别从每组抽取5羽宰杀,测定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日粮添加0175%的苦玄参提取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西麻鸡的平均日采食量,也明显提高其生长性能和21日龄的法氏囊指数。
    15  粮油中高光谱图像技术的应用现状
    朱贞映 袁建 何荣
    2016, 12(9). DOI: 10.7633/j.issn.1003-6202.2016.09.015
    [摘要](2025) [HTML](0) [PDF 4.82 M](120)
    摘要:
    高光谱图像技术可以同时获取研究对象的空间及光谱信息,是一种传统图像与光谱的融合技术。归类了高光谱图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高光谱在大豆、油菜籽、玉米、稻谷、小麦等粮油产品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这些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高光谱图像技术在粮油产品方面更广阔的应用提供参考。
    16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检测饲料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
    林欣 孙良娟 王浪 伍志强
    2016, 12(9). DOI: 10.7633/j.issn.1003-6202.2016.09.016
    [摘要](1598) [HTML](0) [PDF 3.20 M](104)
    摘要: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饲料中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药物残留的方法,旨在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限度。实验中,采用Na2EDTA-Mcllvainc缓冲溶液提取样品,经Phenomenex StrataX固相萃取柱净化,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分析。结果表明……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