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6年第12卷第1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大米硒营养及生产富硒留胚米原料的选择
    左家瑞 秦正平 张朝富 李志方 李操 杨会宾 包刚 李俊如
    2016, 12(10).
    [摘要](1467) [HTML](0) [PDF 4.23 M](109)
    摘要:
    综述了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了稻米籽粒硒营养的特点。试验研究了加工过程对富硒留胚米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富硒籼稻糙米加工富硒留胚米,加工精度达国标(GB 1354—2009)四级、三级时,留胚率分别达95%、83%,硒含量为糙米硒含量的97.0%、94.0%;采用富硒粳稻糙米加工富硒留胚米,加工精度达国标(GB 1354—2009)四级、三级时,留胚率分别达90%、81%,硒含量为糙米硒含量的98.3%、95.3%。
    2  2015年小麦主产区部分强筋小麦品质现状及分析
    贾祥祥 张强涛 王圣宝 韩耀光
    2016, 12(10).
    [摘要](1123) [HTML](0) [PDF 5.42 M](90)
    摘要:
    针对2015年规模生产的强筋小麦,如西农979、新麦26、师栾02-1、济南17、洲元9369进行全面系统的品质质量分析,并进行烘焙试验。结果表明,2015年新麦26、师栾021和洲元9369平均等级均达到国标1等,且烘焙性能相对较好;西农979、济南17平均等级分别为国标2等和3等,且烘培性能较差。
    3  小包装小麦粉在储藏过程中微生物和品质变化与控制
    樊艳 吴萌萌 黄永军 周建新
    2016, 12(10).
    [摘要](1248) [HTML](0) [PDF 4.78 M](86)
    摘要: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温度对储藏过程中小包装小麦粉微生物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15℃时,小麦粉中微生物和水分基本不变,脂肪酸值增加缓慢;25、35℃时,菌落总数、霉菌总数、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水分减少,但脂肪酸值增加快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储藏过程中,小包装小麦粉水分、脂肪酸值与储藏温度呈极显著相关性。考虑小包装小麦粉储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和品质变化,为了保证小麦粉的储藏安全,应选择在低温15℃储藏,在此温度下水分和微生物量基本稳定,脂肪酸值增加缓慢,有利于延缓小麦粉品质和净含量的下降。
    4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及消解研究进展
    张苗苗 王素雅
    2016, 12(10).
    [摘要](1106) [HTML](0) [PDF 6.99 M](94)
    摘要:
    随着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的不断扩大,为了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农药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长期和大量使用农药导致环境及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开展农药残留分析和降解方法的相关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就近年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及降解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样品前处理技术,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及降解技术做了详细的介绍,以期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5  利用豆粕组织化产品生产即食香肠的研究
    朱丰 朱银月 李天骄 林圣楠 黄金城 刘施琳 林向阳
    2016, 12(10).
    [摘要](1100) [HTML](0) [PDF 5.90 M](80)
    摘要:
    以组织化产品为主要原料,利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即食香肠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以二次挤压大豆组织蛋白为基准,大豆组织蛋白100%,谷朊粉35%,南瓜粉25%,卡拉胶15%,水分160%。所得香肠颜色亮黄,咸淡适中,有浓郁的豆香味;表面光滑、组织紧密;硬度适中,弹性好。将该香肠与市售香肠进行对比发现,在外观方面,该香肠还是有待提高的。但该香肠已经具备方便即食的特点,因而证明了将该组织化产品添加到食品中的可行性。
    6  马铃薯泥面条质构特性的研究
    张笑笑 李瑜 朱叶
    2016, 12(10).
    [摘要](1094) [HTML](0) [PDF 5.18 M](98)
    摘要:
    为推进马铃薯的主食化,以马铃薯泥为原料,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马铃薯泥面条的工艺进行探讨。选取马铃薯泥添加量、盐添加量和水添加量三个因素进行中心点组合试验,以胶着性、咀嚼性、剪切力和拉伸力为响应值,建立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确定马铃薯泥面条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小麦粉质量为100%计,马铃薯泥添加量3513%,食盐添加量为049%,加水量为1340%,制作出的面条最筋道,口感较好。
    7  竹荪菌粉与小麦粉混合制备馒头的品质特性研究
    杨士春 杨仁杰 李积胜 李硕
    2016, 12(10).
    [摘要](1138) [HTML](0) [PDF 3.91 M](98)
    摘要:
    为探究竹荪菌粉产品的品质特性,对其进行酶活力测试,脂肪酶活力为50.80 U/g,蛋白酶活力为44.40 U/g,CMC纤维素酶活力为93.61 U/g,纤维素酶滤纸酶活力为33.88 U/g,活性肽活力为26.28 mg/g。利用竹荪菌粉产品与普通小麦粉以1∶25的比例混合制备馒头,对竹荪菌粉馒头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镁、锌、钙、铁、钾、硒含量分别为19.03、3.61、10.27、1.28、82.34、0.14 mg/100 g。相对于普通馒头,竹荪菌粉产品与普通小麦粉混合制备的馒头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中β-转角的含量普遍降低,分别从普通馒头的30.53%降低到3个混合馒头样品中的26.57%、23.15%和13.56%;α-螺旋+β-折叠的含量普遍升高,分别从普通馒头的52.86%升高到3个混合馒头样品中的62.51%、65.89%和75.70%。结果表明,竹荪菌粉馒头与普通馒头相比具有更好的品质特性。
    8  马铃薯全粉清真烤饼加工关键工艺参数研究
    韩黎明 童丹 原霁虹 陈亚兰 马小军
    2016, 12(10).
    [摘要](1176) [HTML](0) [PDF 3.79 M](96)
    摘要:
    采用二次和面和二次醒发工艺,以马铃薯全粉和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研制马铃薯全粉清真烤饼。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马铃薯全粉清真烤饼最佳工艺参数为马铃薯全粉添加量30%,面肥添加量10%,发酵时间120 min,面火烘烤温度230℃,底火烘烤温度210℃,烘烤时间16 min。所研制的30%马铃薯全粉清真烤饼薯香浓郁、色泽金黄、外脆里嫩、营养丰富,产品质量符合相关食品质量标准,此配方和工艺参数切实可行。
    9  冲泡即食燕皮虾饺的研究
    黄金城 林圣楠 朱丰 刘施琳 王红丽 林向阳
    2016, 12(10).
    [摘要](1297) [HTML](0) [PDF 5.12 M](87)
    摘要:
    将福建特色燕皮与南美白对虾结合制作燕皮虾饺,以复水比、硬度、弹性和咀嚼性等为指标对比不同的干燥方式对燕皮虾饺的影响,并利用核磁共振分析复水后燕皮虾饺中虾仁的质子密度以及水分分布成像图。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燕皮虾饺复水比最大,为3.39,硬度、咀嚼性和弹性都是微波真空干燥最大,热风干燥次之,真空冷冻干燥最小。核磁共振成像表明热风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的燕皮虾饺复水后水分只能到达虾仁的外围,无法到达中心位置,而真空冷冻干燥的燕皮虾饺复水后水分可以直达虾仁中心,整体水分分布均匀,效果最好。感官评价上,真空冷冻干燥的燕皮虾饺的外观、口感和风味都最佳。
    10  猪饲料粒径研究应用进展
    王勇生
    2016, 12(10).
    [摘要](1726) [HTML](0) [PDF 4.81 M](115)
    摘要:
    饲料原料粉碎是饲料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猪饲料生产中,饲料原料粉碎粒径大小对饲料生产加工过程;猪对饲料养分的消化利用及猪的生长性能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综述了粉碎粒径的测量、粒径对能量和养分消化吸收率及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粉碎粒径对猪溃疡及对饲料生产加工过程中饲料流动性的影响,以便于在粉碎加工过程中能够借鉴应用。
    11  中药渣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胡金杰 曹霞 吴志锋
    2016, 12(10).
    [摘要](1663) [HTML](0) [PDF 4.79 M](101)
    摘要:
    中药渣来源于中药原料药生产、中药饮片的加工与炮制,以及含中药成分的轻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因其富含大量的氨基酸、多糖以及蛋白质等成分,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动物的生长,而且还可以调节其免疫力,另外还可以通过添加不同菌种进行发酵,分解纤维素类物质产生低聚多糖等功能性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无污染、低残留、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等优势,故极具开发利用价值。主要介绍中药渣的营养价值以及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进展,以期能够为中药渣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2  日粮添加L-茶氨酸对育肥猪采食行为的影响
    李宁 闫峻 穆淑琴 李驰 刘通 王文杰 孙超
    2016, 12(10).
    [摘要](1377) [HTML](0) [PDF 3.44 M](92)
    摘要:
    探讨新型饲料风味剂L-茶氨酸对肥育猪采食行为的影响。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1、2和3组分别于日粮中添加200、500和1 000 mg/kg的L-茶氨酸,试验期3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3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试验2、3组采食次数显著降低,试验1组的采食次数无显著性变化。试验2、3组采食时间显著增加,试验1组采食时间无显著性变化。试验2、3组的采食速度升高,但无显著变化,试验1组采食速度显著降低。添加500和1 000 mg/kg 茶氨酸可增加育肥猪日采食时间和采食速率,进而提高日采食量和日增重,缩短肥育时间。
    13  复合酶制剂对安格斯肉牛生产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李奎 杨亮 王永强 张晓羊 张文举 李吉堂 陈宁 尹君亮
    2016, 12(10).
    [摘要](1316) [HTML](0) [PDF 3.32 M](88)
    摘要:
    研究复合酶制剂对安格斯肉牛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为外源复合酶制剂在肉牛饲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4头初始体重为(236±22.51)kg的健康安格斯肉牛,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每组6只牛。对照组不添加复合酶制剂,试验组在补充精料中分别添加3种相同剂量的不同品牌复合酶制剂。结果表明,补充精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安格斯肉牛的平均日增重(P<0.05),试验Ⅲ组效果最好,比对照组提高7.49%。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组的粗蛋白质、NDF、A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14  玉米各部位中呕吐毒素分布规律探究
    职爱民 张培蕾 贾国超 徐宏普 赵蕾 王玲玲 宋莲军
    2016, 12(10).
    [摘要](1970) [HTML](0) [PDF 2.24 M](108)
    摘要:
    研究呕吐毒素在不同种类玉米和玉米颗粒结构中的污染分布规律。采用酶联免疫快速检测法测定粉质玉米、胶质玉米及玉米颗粒不同结构(皮、胚、胚乳)中呕吐毒素含量,同时研究不同霉变率玉米样品、不完整粒率玉米样品筛上物和筛下物与呕吐毒素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完整玉米子粒中,呕吐毒素均主要分布在玉米种皮中;在不同霉变率的玉米中,呕吐毒素在霉变率高的玉米中含量较高;在含有不完善粒的玉米中,呕吐毒素在其筛下物中含量较高。本研究为定向脱霉处理、提高玉米利用率和选购较低呕吐毒素含量的玉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5  粮食收购中主要采用的新陈度检测方法
    唐玮娜 刘静炎 陈志华 严永红 朱珠 吴慧
    2016, 12(10).
    [摘要](1197) [HTML](0) [PDF 2.75 M](89)
    摘要:
    粮食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不断地发生各种生理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陈化现象,从而影响粮食的品质。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粮食新陈度检测方法标准。在粮食收购实践中,如何鉴别粮食的新陈度,是基层粮库检化验人员面临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对粮食收购实践中检化验人员主要采用的新陈度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基层检化验人员更好地做好粮食新陈度检测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16  关于稻谷水分测定方法的探讨
    李梅
    2016, 12(10).
    [摘要](121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现行稻谷水分测定方法GB 5497—1985存在测定误差偏大、准确度偏低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稻谷水分与稻谷组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GB 5497—1985稻谷水分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试验采用砻谷机将稻谷脱壳,分别测定稻壳和糙米的水分,然后通过计算得出稻谷水分。试验结果表明,与GB 5497—1985相比较,改进后的方法测定结果更接近稻谷真实值,误差较小,准确度较高。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