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8年第12卷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多倍体稻谷”碾白设备浅析
    贾锋
    2018, 12(6).
    [摘要](993)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稻谷加工工艺中碎米主要在碾白工段产生。多倍体稻谷作为一种新型的稻谷品种,目前的碾米机无法满足其碾白加工的需求。通过多倍体稻谷与早籼稻谷的物理特性与试验机的碾白效果对比,在现有碾米机基础上进行改造,开发出适合多倍体稻谷的碾白设备。设计了新型的碾白砂辊,减少了米粒在碾白室的运动时间;出料嘴处采用柔性压力调节机构,使得压力调节柔和、平顺;米筛采用整体筛架固定,实现米筛与碾白砂辊之间间隙可调;改进了米刀的固定方式,实现米刀与碾白砂辊之间的间隙可调。改进后的碾米机可适用于各种稻谷品种的碾白加工需要,碾米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2  磨粉机齿辊表面特性及检测技术的探讨
    黄奇鹏 武文斌 李聪 林冬华 孟乐
    2018, 12(6).
    [摘要](1352)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论述了磨粉机齿辊的表面特性,并分析了齿辊表面参数特性对制粉质量的影响。同时从传统检测方法、接触式齿辊轮廓测量和非接触式光学齿型测量等方面探讨了齿辊测量方法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齿辊检测技术提供了参考。
    3  掺假鲜湿米粉的辩别方法
    黄晓赞 黄冬
    2018, 12(6).
    [摘要](990)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广西人爱吃的鲜湿米粉、调制米粉,主要原料为大米和淀粉,现实中存在厂商不按标准添加或超量添加淀粉的现象;在执法过程中,由于缺乏辩别方法,一直无法杜绝。通过实验摸索,得出测定鲜湿米粉、调制鲜湿米粉蛋白质含量可以有效辩别掺假米粉,若蛋白质质量分数低于6%或4%,可以判定该鲜湿米粉添加淀粉或调制米粉超量添加了淀粉。该方法检测难度小,成本低,准确可靠,弥补了执法部门缺少米粉掺假判断办法的缺陷。
    4  小麦粉中马铃薯全粉添加量对面团品质的影响
    邓家汶 陈志成 李明月
    2018, 12(6).
    [摘要](990)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为改进马铃薯全粉主食生产的不足,按拟定比例将马铃薯全粉与中筋小麦粉进行复配,分析复配粉的理化指标和粉质拉伸指标,以研究马铃薯全粉添加量对小麦粉品质的影响,并向复配粉中添加适量的谷朊粉,以改善其食用品质、满足主食专用粉的要求。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马铃薯全粉小麦粉复配粉的水分降低而灰分增加,复配粉面团的吸水率线性增加,而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但评价值却一直减小。对于含有35%马铃薯全粉的复配粉,加入65%的谷朊粉可以达到馒头专用粉要求。
    5  双螺杆挤压法制备马铃薯方便米饭的研究
    蔡乔宇 陈轩 周梦舟 周坚
    2018, 12(6).
    [摘要](92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以碎米和马铃薯粉为原料,经过科学的配比研制出马铃薯方便米饭。固定螺杆转速300 r/min,进料速度0.4 t/h,挤压机Ⅰ区温度60℃,挤压机Ⅲ区温度70℃,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综合考察马铃薯方便米饭制备的关键工艺技术对挤压马铃薯方便米饭品质的影响,得到相关参数为:马铃薯全粉添加比例为50%,调质后的水分为30%,挤压机Ⅱ区温度为80℃。通过感官评定马铃薯方便米饭的食用方式,发现煮饭口感最好,浸泡次之,蒸饭最差;浸泡时用开水浸泡9 min后即可接近市售米饭的食用品质,体现了马铃薯方便米饭的方便性。
    6  糯米制品专用米研究进展
    党允卓 吕庆云 周坚
    2018, 12(6).
    [摘要](92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糯米在我国的种植和食用都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糯米制品的产业也在迅速发展。介绍了常见的糯米制品及其加工现状,着重分析了糯米制品在生产和食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食用品质的问题,并且对糯米制品原料的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7  立式全混合日粮搅拌机混合均匀度检测方法研究
    郑会超 黄新 杨金勇 洪巍 李文珍 顾春梅 严羽 郑开之 蒋永清
    2018, 12(6).
    [摘要](1122)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混合均匀度是衡量全混合日粮(TMR)搅拌机的重要技术参数,也是实现TMR饲喂优势的前提。采用立式TMR饲料搅拌机,以变异系数作为混合均匀度评价指标,通过比较物理法、化学法和筛分法检测全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并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回收率,研究确定全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检测的适宜方法。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可用于检测全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且结果一致。混合时间在12 min时TMR样本变异系数≤10%,达到较理想混匀效果。随筛层孔径减小,其筛上物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19 mm孔径筛适宜用来检测TMR混合均匀度。物理法的示踪物绿豆在TMR中的回收率较低(71.7%),化学法和筛分法的回收率较高,分别为90.7%和100.5%。考虑到挑拣绿豆较费工费时,化学法需配套专业检测设备和实验员,筛分法可以同时检测全混合日粮粒度分布和混合均匀度,更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8  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Symbol`@@
    李芳蓉 贺莉萍 王英 安志刚 童丹 刘玲玲
    2018, 12(6).
    [摘要](100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介绍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主要来源、组成、性质和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危害,概述了马铃薯淀粉废水传统处理方法和资源化利用处理方法,分析和总结了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前景,为马铃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9  不同饲料添加剂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赵晨 刘媛媛 宋维平 郝薇 解林奇 范彧 王安如 闫雪
    2018, 12(6).
    [摘要](1262)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通过对肉品质与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研究不同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对猪肉品质的影响。选取270头21日龄健康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正对照组(A)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抗生素,试验组(B、C、D、E)分别在不添加任何抗生素的基础饲粮中添加0.05 g/kg乳球菌微生态制剂、0.25 g/kg乳酸菌复合微生态制剂、0.334 g/kg多酚复合添加剂和0.15 g/kg酵母硒,试验期为138 d。结果表明,乳球菌、乳酸菌、多酚与酵母硒作为饲料添加剂均可提高猪肉的肉色、嫩度与甜味、改善猪肉品质;也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其中酵母硒效果最佳,乳酸菌次之,两者效果均好于乳球菌和多酚。
    10  玉米膨化技术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马晓宇 刘苗苗 林英庭
    2018, 12(6).
    [摘要](133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介绍了玉米膨化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膨化玉米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小肠消化以及对生产性能、能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反刍动物日粮的合理调制、瘤胃发酵调控以及营养物质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1  鸡饲料及原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检测及分布研究
    侯真真 庄俊钰 叶日金 黄永连
    2018, 12(6).
    [摘要](117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对污染鸡饲料及原料的有毒物质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和分布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饲料及不同种类原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采用免疫亲和柱进行净化处理,优化了样品提取和净化条件,获得了较好的色谱条件,能满足检测分析的需要。同时采用该方法分析了118批饲料和83批原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检出限为0.005 mg/kg,回收率为87.2%~91.0%,精密度为1.2%~2.1%,能快速、准确地分析鸡饲料及原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玉米赤霉烯酮在原料中的总的检出率为8.4%,在原料干酒糟、蛋白粉、高粱、玉米中有检出,超出允许限量的原料占总数的10%。鸡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总的检出率为30.51%,超标率为5.08%。原料和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最高含量分别为976.24、2042.44 μg/kg,分别达到标准允许限量的2倍和4倍。
    12  机器视觉技术在粮食品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陈尚兵 袁建 鞠兴荣 何荣 邢常瑞 黄金旺
    2018, 12(6).
    [摘要](108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是通过获得图像,对图像处理分析的无损检测技术。随着图像技术专业化发展和计算机成本的不断下降,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在农产品方面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为了充分了解这方面的技术,介绍国内外机器视觉技术在粮食等农产品表观品质、破损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展望机器视觉技术在粮食方面的发展前景。
    13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胶体金快速定量法测定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比较
    吴亚凉
    2018, 12(6).
    [摘要](105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采用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胶体金快速定量法测定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结果表明:用这两种方法测定添加不同浓度呕吐毒素的小麦,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9%~3.08%和7.28%~11.50%,且两种方法测定呕吐毒素呈阳性的小麦样品的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小,相关系数为0.995,相关性好。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密度好,能够对呕吐毒素进行精准定量,但试验步骤较为复杂,耗时长;胶体金快速定量法检测简便快速,能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筛查,预期在粮食中真菌毒素检测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4  牛乳中钙含量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
    林立民 胡静 马文丽 宋晓东
    2018, 12(6).
    [摘要](161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在分析了目前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钙的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样品中钙与偶氮胂Ⅲ作用生成蓝色复合物,其颜色深浅与钙浓度成正比,使用SS330乳钙检测仪,快速测定样品中的钙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只需要简单的试剂即可完成测定,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且相对安全。该方法准确可行,可作为生产单位自检手段,解决乳品企业由于钙含量检测时间过长导致的生乳收购过程耗时过长等问题。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